宜家下周开业!奥克兰华人商户崩溃:排队塞车停车混乱,“我们都是炮灰!”
2月4日下周四,新西兰首个宜家超市就开业了!

而就在这万众期待的时刻,周边商户们却“面露难色”。
image
中区商户Baron Zhao(赵先生)说:“人流量大,还不得把中区的交通堵死。
01.
周围小商家
“未雨绸缪”

赵先生站在店门口已经快十分钟了。

他不是在等客户,也不是在检车,而是在看着一条又一条往中区Clemow Drive上涌的车流。

image

他经营的这家2 Cheap Cars分店紧贴着新西兰第一家宜家即将开幕的地点,本来这个位置是让不少顾客“顺路进店”的优势,可就在距离开业还有一周的时候,这个“优势”开始变成一种压力。

你看,现在下午三点多,车已经排到了我们门口。”赵先生指着路口说,“等到宜家开业那天,这条路可能完全动不了。我们这些小商家,简直就是炮灰。

他的话不夸张,也不是渲染气氛,而是实打实的日常体验。

自从宜家外面的施工开始收尾,周边道路的车流量就明显上升,而这还只是“预热”。

等到12月4日正式开业,整个奥克兰中区Mt Wellington恐怕要面临一场巨大的交通“压力测试”。

02.

官方警告:高速口堵40分钟

找车位1小时

临近开业,宜家带来的不是惊喜,而是“塞车前兆”

开业预告发布后,奥克兰交通局(AT)与新西兰交通局联合发布了明显带着提醒意味的警告:开业当天及首个周末,交通将面临极端延误

image

AT(奥克兰交通局)运营中心负责人Claire Howard在公开说明中给出了一个让所有奥克兰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的预测:

最糟的情况可能是:仅从南部高速下匝道,就要堵 40分钟;从匝道到宜家的停车场,再等一个小时

也就是说,从高速看见宜家的那一刻起,到入店还有100分钟的旅程

image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结合历史经验、路况模型和人流预测得出的结论。尤其是宜家距离南部高速出口不到2公里,也意味着任何微小的堵点都会瞬间放大。

为了应对这场即将到来的“人车海啸”,AT已经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

image

开业当天与首个周末,将有约35名交通人员分两班在现场盯控,从红绿灯配时到电子道路牌信息,全都随时调整,确保拥堵不会完全失序

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强调了一句听上去很无奈的话:“毫无疑问,那天会堵。我们只能尽量让它不要堵得太严重。”



03.

前车之鉴

西区Costco开业堵到崩溃

奥克兰“堵车噩梦”历史再被提起:Costco、Sylvia Park的往事令人心惊

image

当年西区Westgate Costco开业时的场景,许多奥克兰人至今记忆犹新。

那一天,车辆从早上排到下午;

那一周,Westgate的周边住户“寸步难行”甚至有人为了抢停车位爆发争执。

image

再往前数,2006年Sylvia Park商圈开业时吸引了三万多市民挤进商场,SH1上的车龙长达数公里,警方不得不临时封路。

奥克兰天生不适合“万人涌向同一地点”这种场面。

路窄、出口少、绕行困难,每一处看似不起眼的“卡点”,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如今,新西兰第一家宜家的出现——坐落在Sylvia Park旁、紧靠高速的地理位置——几乎可以说集中了所有“容易出问题”的因素。

于是,交通部门的应对方案中,最显眼的一句建议是:“不是一定要去宜家的车辆,请尽量绕行。”

这就是开业前的奥克兰,一种复杂的兴奋与焦虑交织的氛围。

04.

周围商家成“炮灰”

“客流分不到,还被占车位”

回到Clemow Drive,赵先生的担忧并非个例。

许多商户都感受到一种“暴风雨前的沉默”。

他们没有反对宜家的权利,也确实期待宜家能带来更多客流,但更现实的担心,是在那段最混乱的时间里,他们反而可能被挤出生存空间。

赵先生说:“我们做车行的,客户要试车、要停车。平时下午三点以后这里都会堵得厉害。等宜家开了,车队往我们这里一排,就是一字长蛇阵。客户连转进来都不容易。”

他有时候也在想:“人流大了,或许会有顺便进店的顾客?”

但作为经营者,他更清楚,生意成立的前提是顾客能找得到停车位。

而一旦他们的停车区域被占用或被堵住,店就相当于临时“消失”了。

image

而在Carbine Road的Rockshop乐器店,经理Liz Chia的烦恼则更直接——店里只有六个停车位,而它们已经不足以服务现有客流

要是宜家的顾客都停进来怎么办?那我们自己的顾客怎么办?”她说这句话时语气不算激动,但藏着一种无法掩盖的焦虑。

商家们的担忧很明确:宜家的出现,本身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当所有车都停不下、所有道路都动不了的时候,最先被影响的是身处道路旁的小店,而不是那个占地巨大的家居零售王国。

05.

宜家建议“乘坐公交”

谁买家具坐公交?

奥克兰中区市议员Josephine Bartley看来,宜家开业固然值得欢迎,但交通才是居民心里的“大石头”。

image

Mt Wellington的道路已经因为Sylvia Park和高速出口多年饱受拥堵困扰,如今又赶上宜家与圣诞季,这种双重压力让她感到非常担心。

她坦言:“我确实希望 NZTA 能更早改善道路。现在宜家开业,人更多、车更多,情况只会更棘手。”

至于公共交通是否能改善拥堵,她给出了最现实的评估:

大家来宜家,就是要买家具,不可能把衣柜或床架搬上火车。”

她并不是否定公共交通,而是看到了实际操作中的难点。

image

的确,尽管Sylvia Park火车站就在旁边,但真正愿意在购物后扛着大件家居用品上火车的人,几乎可以说是零。

06.

“非必要勿扎堆”

宜家方面也公开承认,开业当天以及其后的几个周末,人潮会非常可观。

他们已与奥克兰交通局、Kiwi Property以及交通管理团队Chevron合作,规划了多项措施,包括:

  • 现场交通管制

  • 临时封路

  • 分流至附近停车区

  • 不断更新的电子指示牌

  • 在必要时限制路线进入量

宜家鼓励顾客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尤其是火车,然后步行到店。但他们也知道,绝大部分人依然会选择开车

我们会尽量减少干扰,但无法完全避免。”这是宜家给出的最坦诚总结。

宜家的到来,无疑会让整个奥克兰的家具和家居市场焕然一新,它将带来工作机会、消费能力、更多选择,也会成为中区、东区与南区的重大商业新地标。

然而,在这份“城市光环”背后,交通拥堵、停车混乱、道路压力、周边商户生存空间被挤压,也将长时间存在。

人们或许依然会兴致勃勃地前往宜家,但对于那些每天就在它旁边经营的小商户,这不仅是一场开业,更是一场考验。

赵先生站在门口,看着又一辆缓慢挪动的车。

他深吸一口气,说:“开了就开吧,希望不要太糟。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一起扛。”

而整个奥克兰,也将共同迎来这场久违的商业“大事件”与交通“大挑战”。


请先 登录账号 参与评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