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被评为“低效表现国家”:国际气候绩效指数再下滑

综合本地媒体信息,最新公布的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显示,新西兰今年排名再度下滑三位至第 44 名,并获得了“低效表现的耻辱称号”(low-performing)。这已是新西兰继去年下跌七名后再次显著下滑,报告作者指出其原因主要是新西兰的“气候政策倒退”。

据了解,该指数由Germanwatch与NewClimate Institute自2007年起每年发布,评估对象包括63个国家及欧盟,从温室气体排放、可再生能源、能源使用及气候政策四大面向评分。

image

参与报告的新西兰专家表示,自2019年以来新西兰曾拥有相对稳健的政策框架,但政治共识正被削弱。报告特别点名政府在2025年10月宣布调整2050气候目标中甲烷减排的部分,使目标从原先24–47%的减排幅度,下修至14–24%。此举也让新西兰在巴西举行的COP峰会中,被气候团体评为当日耻辱,称号为“Fossil of the Day”。

该报告共同作者Thea Uhlich指出,除了目标下修外,新西兰政府解除新近海油气勘探禁令,也是评分下跌的关键。“新西兰的气候行动正在倒退,”她说,同时强调该国电力中超过80%来自可再生能源,虽仍是亮点,但新增供应的进展已停滞。

来自Oil Change International的新西兰人David Tong表示,指数尚未纳入最新的政策变化,例如政府本周进一步放宽clean car standards的决定。他指出,“若今日重新评估,新西兰的评分可能会更差。”

World Wildlife Fund NZ执行长Kayla Kingdon-Bebb直言,新西兰连续两次大幅下跌“令人沮丧且羞愧”,不仅影响国际声誉,也削弱其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可信地位。她强调太平洋区域的领袖一再呼吁包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在内的国家停止恢复离岸油气勘探。

她还警告,政策倒退将把气候相关灾害的成本转嫁给未来世代,“这几乎是难以接受的负担”。

Uhlich也强调,今年指数的前三名依旧空缺,因为没有任何国家在四大范畴足够优秀。可见排名首位的是丹麦,其后是英国与摩纳哥,而 沙特、伊朗与美国则位列最后三名。她指出,尤其美国的跌幅“格外显著”,紧邻俄罗斯,并与主要产油国一道在化石燃料模式上“毫无改变迹象”。

据悉,新西兰气候变迁部长Simon Watts目前正在巴西出席COP第二周会议,未回应相关评论请求。


请先 登录账号 参与评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