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印度社区自创“防盗术”:贼防住了,客跑光了!

奥克兰金店“监狱式”防贼,

image

只不过牢笼打造的方向是反着的。

顾客看了止步,小偷看了摇头....

三位印度裔店主的讲述,让人感受到南区小商家在犯罪阴影下的真实焦虑。

在Pooja珠宝店门口,厚重的金属防护门和铁栏杆几乎封死了视线。

店主Gurdeep Singh被困在一道道防线之后——那是他去年6月被歹徒用锤子砸中头部后做出的选择。

image

“政府说暴力犯罪下降,我只能说——那是笑话。”他说。

Singh指出数据显示奥克兰飞车抢劫次数减少,但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把自己关在笼子里。”

如今,顾客进入店铺,得先按铃、再被电动门放行,然后面对被铁栏包围的柜台。

“他们一进来就紧张,很多人甚至转身就走。”

他叹气地回忆起几周前的情景:“一位女士挑好首饰准备结账,却突然说自己被这铁笼吓到了,抱歉买不下去。那一刻,我心里也难受。”

Singh说,如今的珠宝业,已经不是比拼工艺或款式,而是比拼谁的铁门更厚、摄像头更多。

走出店门,依然不安

Ravi珠宝店老板Ravindra Singh也有同样的焦虑。

image

image

“顾客在店里也许觉得安全,但走出铁门后,他们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他说。

帕帕托托的停车场成了新的“高风险区”。“顾客担心被跟踪、被抢。连我自己下班去取车都心惊胆战。”

他说,这样的生活让店主们“没有一丝安心感”。

“做生意原本应该是幸福的事,如今却像在执行高危任务。”

笑容消失的城市

Roopdarshan时装珠宝店主管Mahesh Kumar在帕帕托托和Mt Roskill各有店铺。

image

短短几年,他的店三次被持械抢劫。最近一次,就在今年10月初。

“你去看看迪拜、新加坡、香港——那里的商家满脸笑容。”Kumar苦笑道。

“可在这里,我们永远提心吊胆。顾客一进门,我们就开始想——万一下一波蒙面人冲进来怎么办?”

这份恐惧也让员工难以招聘。“谁还愿意来做零售?原本是最安全的工作,现在却成了危险职业。”

他摇头说:“政府想刺激经济,让我们投资,可你觉得在这种环境下,我还敢扩张吗?我得想上一千遍。”

被“遗忘”的印度商圈

Batra’s Fashion Villa的店主TS Batra在帕帕托托生活了数十年,见证了这片街区从四五家印度商铺,发展成如今超过三十多家。

image

但繁荣背后,是一种被忽视的失落感。

“我们被遗弃了。”Batra直言。

“政府口头上重视治安,可在我们这片区,根本看不到行动。”

他回忆起一次惊魂事件:“有个陌生人闯进店里威胁我们,说明天会带枪来射杀全家。

“那一夜,我和家人彻夜未眠。”

对他而言,铁栏和锁门不仅隔绝了罪犯,也隔绝了信任和温度。

社区呼声:想要的不是铁门,而是安全

在帕帕托托经营印刷店的Paramjeet Singh(现为奥塔拉-帕帕托托地方委员会成员)说,街头无家可归者与治安恶化之间的关联正被忽视。

image

“我们同情他们,但街头犯罪确实变多了——抢包、砸车、恐吓、白天酗酒吸毒。

“那些没来过南区的人根本不信这会发生在新西兰。”

他呼吁警方增加徒步巡逻。

“排灯节期间巡逻变多时,治安确实变好。

“我们希望这种状态能全年持续。”

image

另一位时装店主Chirag Ahuja则强调,政府应严惩累犯。

“别再告诉我们犯罪下降。真正的帮助,是让我们能拆掉这些铁笼。”

警察部长:“正在改善”

面对店主们的质疑,警察部长Mark Mitchell表示,他“理解小商家面临的困境”,并强调政府正在行动。

image

“自本届政府上任以来,全国巡逻次数增加了59%,在Manukau地区更是翻了一倍。”

Mitchell称,新西兰全国抢劫案数量在过去12个月里下降——奥克兰降25%,惠灵顿降22%,基督城降67%

他指出,政府已设立零售犯罪专责小组,并任命全国零售协调员,专门应对此类案件;

同时重新启用“三次重犯法”制度,并将量刑减免上限设为40%。

“初步成效,全国受害案件减少约2万起。”他说。

“没来头的暴力行为不能容忍,政府将持续打击零售犯罪,恢复社区安全。”


请先 登录账号 参与评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