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athi Lam是新西兰南岛一家便利店老板。
她和丈夫在尼尔森经营小店14年,顾客一般都是街坊邻居。
谁曾想,去年11月的一天,一场突发事件让Lam留下深深地阴影。

一句“请把香烟还我”引发暴力
去年11月12日下午约2点,一名常客Gabrielle Howard走进店里,要求购买一包香烟。

Lam对他很熟悉——他通常一周来两三次,但那天的神情似乎有些反常。
Howard拿出一张银行卡刷卡,但机器显示交易被拒。
Lam上前解释:“你的银行卡刷不过去,可以把香烟还给我吗?”
然而,对方没有理会,转身准备离开。
出于本能,Lam伸手抓住了他的外套,跟着走出门外。

就在这时,事态失控——Howard突然发怒,将她摔倒在地,用手把她的头压进碎石中,还用膝盖顶她的肚子。
“我当时完全没想到会出事,他是熟客啊。”Lam事后回忆时仍心有余悸。
虽然她最终夺回了那包香烟,但脸部和手肘都受了伤。
她自己去了医院清理伤口,医生从她的手肘里取出了嵌进去的碎石。
路人相助,扶起倒地店主
这起事件发生在当地繁忙路段,外加便利店装修鲜艳,引起了路人的关注。

当时,一名顾客和一位卡车司机恰好经过,立即上前帮助了倒地的Lam。
这对在当地经营多年的夫妻几乎从未遇到过麻烦。
“多数顾客都很不错,我们平时和大家都像朋友一样。”她说。
“这是14年来最糟糕的一次经历。”
更让她难过的是,她和Howard的母亲还认识。

“如果当时什么都不做,也许类似的事还会再发生。
“作为店主,你必须对他们说,‘把香烟还给我’。”
惯犯行为:连环偷窃与家庭暴力
警方资料显示,就在案发前一天,Howard曾进入尼尔森南部Richmond一家加油站,拿了一包香烟刷卡后离开,交易同样被拒。
收银员喊他回来,他却头也不回地说“没事的”,然后离开。
监控清楚拍下了全过程。
几个月后,Howard在家与家人争吵,因为房租分摊问题再次爆发冲突。
情绪失控的他拳打脚踢家人,造成对方受伤。
最终,26岁的Howard被控多项罪名,包括盗窃(金额低于500纽币)、普通攻击、商店行窃、家庭暴力以及违反保释要求等。
法庭判决:两个月社区禁足
在尼尔森地方法院的庭审中,法官Jo Rielly表示,Howard犯案时处于“药物诱发的精神错乱状态”,他的行为“并非本性”。
Rielly法官判处他两个月社区禁足与12个月监管(supervision)。
“这并不是说精神问题可以成为借口,但它解释了当时的行为。”
法官指出,Howard曾短暂接触冰毒,却因此精神失常。
“不幸的是,他被身边的人引诱接触毒品,但现在他已戒毒戒酒,积极参与社区支持。”
业内人士:人身安全放首位,避免正面冲突
事件过去近一年,Lam依然不敢回想那一幕。

“如果再遇到,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已经没有吓退他们的勇气。”她说。
新西兰零售协会首席执行官CarolynYoung接受采访时表示,这类情况在零售业并不少见,但员工与业主的安全应始终放在首位。
“你永远不知道对方是否吸毒、是否携带武器、或者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即使他们看起来很平静,也可能在一瞬间爆发。”
Young强调,零售从业者的培训重点之一是学会缓和冲突(de-escalateasituation),但像Lam这样面对熟人偷窃的情境,“更复杂也更危险”。
“无论如何都要把自己的安危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