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今早新西兰公共卫生传播中心(Public Health Communication Centre)的最新简报指出,全国范围内的环境异味污染问题严重,已对社区居民健康构成威胁,而现有监管措施不足以保护公众。
该研究回顾了过去十年36起异味污染事件,范围从Southland的Thornbury到奥克兰。其中:
肉类加工厂 占比最高(33%),
污水处理厂 占25%,
垃圾填埋场 占20%。
首席研究员Jonathan Jarman博士指出,长期接触恶臭会带来显著健康风险。国际研究显示,其症状类似化学中毒,包括 头痛、恶心、呕吐、咳嗽、失眠和食欲不振。

2014年,Taranaki的Eltham镇发生严重案例:当时恒天然(Fonterra)向一处失效的厌氧池排放了300万吨乳清和15万升生奶,导致至少13名居民因异味相关症状就诊。
近期,基督城Bromley居民仍在忍受自2021年污水处理厂火灾后产生的恶臭问题。
Jarman说:“居民长期承受压力,不能开窗透气或邀请朋友到访,有时气味糟糕到让人作呕。这绝对是公共健康问题。”
简报批评当前的区域议会监管不足,只关注空气中是否存在化学物质超标,而 忽视了恶臭本身的健康影响。
该简报还提出多项建议:
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应主动为受影响社区发声;
公共卫生官员应积极走访居民,鼓励疑似症状者就诊;
全科医生(GPs)应将所有疑似由环境化学污染导致的疾病上报给当地公共卫生官员;
公共卫生机构应与区域议会及相关行业合作,尽快解决异味污染问题。
研究团队呼吁,政府应将异味污染视为公共卫生议题,而不仅仅是环境或化学监测问题,以确保社区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