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今早本地媒体的信息,奥克兰北岸医院目前有一整层病房的患者已无明确医疗需求,却因缺乏后续的照护场所而无法出院。
值得注意的是,医院只能被迫设立新病房来应对现状,据悉,该类病房自今年5月起设立,共20张床位,专门接收那些医学上已“出院”,但无法转往社区护理或安老机构的患者。
据了解,这些患者已不在专科医生的直接监管之下,主要由护士及物理治疗师、社工等辅助医疗人员照护,有些患者在该病房滞留数周。
新西兰卫生部Waitematā地区营运总监Brad Healey表示,设立这类“转介缓冲病房”是为应对冬季高峰需求,提高医院整体接诊能力。他指出,此举有效缩短了急诊等候时间,让更多人能更快接受治疗。

尽管这类安排并不理想,APEX工会(代表辅助医护人员)的负责人Deborah Powell认为,将这些病患集中管理,比零散分布于医院各处更为务实。她指出:“理想状态是将他们安置在社区照护环境中,但目前我们在社区层面并无足够的接纳能力。”
高级医生工会(ASMS)主席Sarah Dalton则表示,长时间滞留医院不利于患者康复,也使得医院手术排期不断延后。“这类非急性病患占据床位,是导致择期手术取消的主要原因之一,形成连锁反应,影响更多病患接受治疗的机会。”
Dalton呼吁政府增加对公共安老院舍的投入,并加强对出院后社区照护服务的支持,以减少将医院作为“最后安置地”的被动选择。
Brad Healey补充称,尽管这些患者已无急性医疗需求,但每人仍有一名“责任医生”负责监控,若病情变化可及时获得进一步评估。他强调,病房中护理团队与患者及其家属紧密合作,推动后续转介与出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