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基督教新教教会和国际慈善组织The Salvation Army今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新西兰,每1000人中就有1人目前无家可归。
报告还揭示了其他令人担忧的趋势:每1000新西兰人中有14人居住在“不适宜居住”的住房中,有57000名女性正面临无家可归的处境。
该组织还表示,几乎所有社区的无家可归情况都有所上升,没有任何地区出现下降趋势。
住房也已成为18至34岁年轻人心中第二大迫切问题;与此同时,针对无家者的犯罪报告数量上涨了81%。

据了解,此次调查涵盖全国多个慈善组织和机构,包括:The Salvation Army、Community Housing Aotearoa、Housing First Auckland Backbone、Kāhui Tū Kaha、Christchurch Methodist Mission、DCM,以及Wellington City Mission。数据也部分来源于信息公开请求(OIA)及其他渠道。
救世军社会政策与国会事务部门(Social Policy and Parliamentary Unit)的负责人、Lieutenant Colonel Ian Hutson表示,尽管政府在住房议题上的参与有所增加,但当务之急是制定协调一致的应对策略。
Hutson称:“我们都应该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让每个人都能住进负担得起、温暖、安全、干燥、具有人尊严的房子。然而我们在各城市和地区所见,是住房短缺造成的前所未有的社会混乱,最弱势的人群和家庭正首当其冲地承受着这一切。”
救世军还指出,获取紧急住房的难度加剧了问题。自2024年8月以来,新西兰社会发展部(MSD)以‘当事人对自己的无家状态负有责任’为由拒绝紧急住房援助的比例上升了386%。
Hutson呼吁MSD应放宽标准,消除紧急住房申请过程中的阻碍。
他说:“这些数据印证了我们前线团队每天的见闻,越来越多人承受住房压力,许多求助者难以获得所需的支持。政府应立刻采取行动解决迫切问题,并制定长期应对策略。最基本的,我们应该确保所有无家者都能获得住房、基本设施及支持服务。”
救世军还表示,若政府能保留并加强紧急住房服务,并投资于短中长期有效支持方案,同时提升数据收集机制,就能更好地支持弱势群体并朝永久解决方向迈进。
该组织呼吁政府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全国范围内优质住房、设施和支持服务的供应;
2.审查紧急住房补助的申请标准和限制,赋予前线人员更大裁量权,避免更多人陷入无家状态;
3.投资于经验证的住房项目,同时涵盖心理健康、成瘾治疗和社会支持服务;
4.为社区主导的研究项目提供资金,推动全国性、持续性的数据收集;
5.承诺制定一项长期、跨党派、立足于《Te Tiriti》原则的国家住房与无家可归战略,并保障持续性拨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