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著名活火山“冰川火山”——鲁阿佩胡山,于本周二凌晨至今,连续发生约90次小规模地震,频率约每6至7分钟一次,震级均低于1级,震源深度15至30公里。

新西兰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GNS Science)值班火山学家Yannik Behr表示,此次地震群仍在持续,且可能与地下岩浆流体的移动有关。
Behr博士指出,在新西兰北岛中部地区,由于火山流体与地壳断层的复杂交互,类似地震群现象并不罕见。
目前火山的气体排放和热能指标均维持在过去一个月的正常范围内,火山震颤——反映流体向地表运动的关键信号——也处于低水平。
鲁阿佩胡山当前处于火山警戒等级1,即轻微不安状态。
火山学家提醒,作为活火山,鲁阿佩胡山有潜在喷发风险,且在轻微不安状态时可能会在“无预警情况下”喷发。

历史上,鲁阿佩胡山最近一次喷发发生于2007年9月25日,持续约七分钟的地震伴随两次火山泥流和飞石飞溅,导致一名小学教师William Pike被飞石砸伤腿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喷发曾持续数周,产生大量火山灰云,造成农作物损失、牲畜死亡,并扰乱全国航班。

目前官方正密切监控鲁阿佩胡山的各项火山活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