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损伤,中毒!新西兰华人常吃“感冒神药”存在“大误区”,超三成的人完全用错…...
新西兰华人家庭常备

“感冒神药”
居然会造成肝损伤!
1/3患者都用错了?!
image
01.
华人家中常备药
“很容易用错”
扑热息痛(paracetamol)大家肯定不陌生。
image
前几年新西兰政府对含麻黄碱的退烧药进行严格管控,好多特效退烧药,镇痛药都没办法在超市和药房随便买。
就只有扑热息痛之类的能在超市、药房买到。
image
扑热息痛也被华人居民称为“家庭必备神药”,“几粒下肚烧就退了”。
但是,最近新西兰奥大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或许会打破大家的“日常认知”以及服用方法。
image
学者们提醒大家:“几粒药看似不起眼,错误服用可能造成肝损伤。


02.

认知误区“太多了”
近期奥克兰大学研究员在新西兰初级保健杂志上刊登一篇文章,旨在提醒大家“正确服用扑热息痛”等退烧药物。
参与奥大研究调查的有2000人。
奥大学者发现,有至少1/3研究参与者有“过度用药”的情况
1/3的人吃扑热息痛一次“吃2片”。
2片的量完全超过建议用量。”奥大高级研究员Sam Marsh指出。
image

除此之外,还有11%的人,24小时内服用超过8片药

“8片是最大剂量,也是每日上限,居然有人超过这个限制。”她说。

Marsh指出,有些受访者认为,体型大、体重基数大的人每天可以多吃几片

Marsh的哥哥就是个典型例子。

她的哥哥身高1.95米,体型庞大,平时一次吃三片扑热息痛,因为认为自己的体重大。

“但这都是认知误区。”她说。

03.

32%的受访者认为

“包治百病”

研究显示,70%的受访者认为扑热息痛是一种安全的、没有副作用的药

32%的人认为扑热息痛是“万能药”,即便是去看其他病,也会向医生索取扑热息痛。

image

还有27%的受访者会跟家人分享自己从医生那里获得的扑热息痛(不管剂量大小)。

更严重的是,有50%的受访者在“不知不觉中”用药过度

因为他们无法识别同类型感冒药——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

例如常见感冒药 Lemsip或Coldral含有“扑热息痛成分”,如果叠加使用扑热息痛则会出现不良反应。

对此Marsh博士建议有关部门在这类感冒药的包装上贴上明确标签——不可与扑热息痛一同服用。

04.

“把控不好药量,等于白吃”

Marsh博士表示,服用扑热息痛必须严格遵守说明书。

服用过量和不足,仅一线之差

“按照正确剂量服用才是最有效和安全的。”

image

推荐剂量是每四小时两片,每日最多不超过八片

Marsh还指出,过度服用扑热息痛,会导致身体难以分解药物,肝脏不堪重负,严重情况还会造成肝损伤。

她还强调,饮酒后24小时内不要服用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以免造成不良反应或肝脏负担

根据该研究,2/3受访者表示,医生或药剂师在开药的时候从未向他们声明不良反应以及正确用药剂量。

image

对此,Marsh建议医生在开处扑热息痛时提醒患者“注意正确用量”。

该研究显示,55%受访者认为该对“扑热息痛”进行限购,例如限制一次性购买量,或者限制购买地点等等。

Marsh表示,需要更多研究来辅佐是否需要对该药物进行更严格的监管。

05.

儿童是“过度用药”的重灾区

根据新西兰国家毒物中心的数据,儿童是特别易受影响的群体。

image

向新西兰国家毒物中心求助的电话中,大约60%至65%涉及五岁以下儿童。扑热息痛是该年龄段中最常见的中毒物质

新西兰国家毒物中心每年约接到1000起与扑热息痛中毒相关的电话,其中约一半涉及儿童自行服药

Marsh表示,近期新西兰麻疹疫情暴发,儿童是高发人群,家长可能会为孩子使用扑热息痛退烧。

她提醒家长,在给孩子使用扑热息痛时,书面记录使用频次。

“大家可以使用便利贴,记录孩子用药频次,并将数据放在显眼位置,以防过度服用造成中毒反应

“照顾生病的孩子是一件压力很大的事,尤其是在半夜,大家很容易忽略这些小细节。因此书面记录很有必要。”

“重要的是要记住,扑热息痛只有在正确剂量下才是安全的——即便是小错误也可能造成伤害。”Marsh说。

06.

最严重可能导致肝损伤

根据维基百科,扑热息痛又称乙酰胺酚,是一种非阿片类镇痛药和退烧药,用于治疗发热以及轻度至中度疼痛。

image

常见或偶见不良反应

  • 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轻微腹痛

  • 过敏反应:可能出现皮疹、荨麻疹、瘙痒等

  • 出汗

严重不良反应(罕见)

  • 肝脏损伤:长期大剂量或过量服用会导致肝转氨酶升高,可能引发药物性肝炎、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饮酒者或肝病患者风险更高

  • 肾脏损伤: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增加肾毒性风险,包括肾乳头坏死、肾功能损害,甚至肾衰竭

  • 血液系统异常:罕见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等

  • 严重皮肤反应: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如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Stevens-Johnson syndrome)

在新西兰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大家可以这么做——
1. 立即就医
image

拨打 111(新西兰紧急电话)寻求紧急医疗帮助,如果症状严重(如意识模糊、呕吐、黄疸、腹痛剧烈)更要立即送往急诊。

可以直接前往最近的急诊室(Emergency Department)

2. 报告服药信息

告知医生:

  • 服用的药物名称(包括品牌,如 Panadol、Lemsip 等)

  • 服用剂量、次数、时间

  • 其他同时服用的药物(含处方药、非处方药、草药、补剂等)

如果可能,带上药物包装或说明书。

*注:本文不代表任何专业医疗建议,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


请先 登录账号 参与评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