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文件显示,今年5月15日新西兰卫生部和警方在奥克兰东区突袭一家“地下牙科诊所”。突袭行动中,发现一名华人男子Chenglin Li(李某)正在为患者拔牙。据悉李某是这家地下诊所的负责人,该诊所为“临时诊所”。在突袭行动中,一名患者告诉卫生部官员,他是被朋友介绍来的。另一位已经拔过牙的患者告诉调查人员,李某这里无需等待,可以直接就诊,所以才来这里看牙。还有一位患者表示,他在某中文社交媒体上看到李某的宣传信息,然后来到诊所就诊。该患者来诊所3-4次,李某就为其完成了根管治疗并装上了牙冠。
在今年5月的突袭行动中,李某当时正为一个患者拔牙。李某的动作被叫停后,一位卫生部随行的注册牙医为该患者完成了拔牙,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了护目镜。除此之外,警方还在该诊所发现9本笔记,其中记录了李在2022年9月至2024年5月期间进行的325次就诊。李某告诉警方,他在新西兰从事牙医工作已有3年,每周接待至少20名患者,两周进行一次根管治疗或补牙。案件造摘要指出,李某未能在干净、安全的环境下运营其医疗诊所。
诊所发现的垃圾桶内有针头和牙齿——但没有尖锐物品专用桶。
案件摘要还指出,诊所环境堪忧。
拔牙区距离就诊等待区仅几米距离。
“房间里的患者有交叉感染风险,而且拔牙患者的隐私也未被照顾到。
“牙科手术涉及出血、唾液、微生物等等,很容易有交叉感染风险。“
摘要指出,李某使用的牙钻等设备消过毒,但器械每天超负荷使用,有消毒不到位的风险。
除此之外,诊所内还有未标记的药瓶,调查人员认为有很大风险。
调查人员还指出,诊所有灰尘等打扫不到位的情况。
李某并未使用电脑记录患者信息,而是使用笔记本。
并且光顾该诊所的人大多是“熟客”,知道李某不是“新西兰注册牙医”。
03.
麻药从中国进,设备网购
诊所环境堪忧
除此之外,警方还发现诊所内有很多处方药:局麻药物、抗生素等。
李某告诉警方这些处方药是他从中国邮寄到新西兰的。
调查人员还发现,李某的诊所有一种抗细菌感染药物,而这种药物的使用范围“有严格限制”,例如血液、脊椎、脑部疾病患者不得使用。
与心脏病、癫痫、癌症药物同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更可怕的是,李某诊所搜查出的一种麻药具有“潜在副作用”,必须在正规医疗环境、配备急救设备的环境中使用。
据悉李某还使用“手持式”X光机为患者拍摄X光片。
该设备在网上可以轻松搜到“同款”,价格为4200纽币。
根据法庭文件,李某并非新西兰注册牙医,但其律师指出他是中国的注册牙医。据悉,在2023年10月李某就被为卫生部盯上了,当时牙科委员向卫生部投诉了此人。当时,一名卫生部官员伪装成患者,拨打了李某的电话。官员问:“你好,请问这里是牙科诊所吗?”
李回答:“是的,我是李医生。”
她告诉李自己牙疼,李随后为她安排了就诊时间。
当她询问费用时,李表示账单“取决于治疗项目”。
李某随后提供其位于奥克兰Ellerslie-Panmure高速公路的诊所地址。
几天后,该卫生部官员和同事按约定前往诊所。
一名女子将他们引入室内,并指引他们坐到一张沙发上。
他们就座后看到有一条隐私帘,但帘子未拉上,卫生部官员能够看到约两米外牙科椅上的另一名患者,李正在为其治疗。
其中一名官员询问这里是否为诊所,女子给出肯定回答,并称他们是下一个就诊者。
随后他们离开了。
05.
承认多项指控
在此前的庭审中,李承一项指控——“无理由持有处方药”。
此次庭审,李某的律师代替他承认了更多指控,包括:“无证从业”、“进行受管制医疗活动”、“违规使用X光机”、“刑事骚扰”等。
新西兰本地媒体在法庭拍摄了李某的照片,他的律师提出异议,称李某的母亲(庭审前)在4天前去世,希望法庭“给予隐私”。
而法官Nevin Dawson驳回这一诉求,称理由不充分。
因此李某的照片被发布在本地媒体平台。
李预计将在12月接受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