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跨越二十年的身份迷局,近日被奥克兰地方法院揭开。
孟加拉裔男子贾汉吉尔·阿拉姆(Jahangir Alam)20年前使用弟弟的护照来到新西兰。

在后续的移民申请中,他仍然使用“假身份”,一路获得了PR(永居身份),甚至是新西兰国籍。
但在后续移民局的一些审查中,阿拉姆苦心经营的身份一点点被撕开。
根据法院资料,阿拉姆在2000年持弟弟护照入境新西兰。
为了合法居留,他随后与一名新西兰女子结婚,借婚姻获得长期居留权。
令人意外的是,这名女子竟是他的表亲,二人从小生活在同一村庄。
法官在判决时指出,阿拉姆的行为“经过长时间预谋,手段复杂”,而其妻子对其隐瞒身份的行为“完全知情”。
今年8月,经过长时间庭审,阿拉姆被判入狱四年,这也是新西兰历史上因身份造假而判处的最长刑期。
妻子塔杰·帕尔文·希尔皮(Taj Parvin Shilpi)则被判居家监禁。
两人曾对多达40项移民及身份造假指控不认罪,但陪审团最终认定其有罪。
令人关注的是,阿拉姆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未被确认。

这不仅让外界对其公民身份产生疑问,也让他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若内政部最终撤销他的国籍,他是否会面临被驱逐出境?
他在新西兰多年的生活和家庭关系,又将如何考量?
内政部(DIA)对此保持高度谨慎,仅表示出于隐私考虑,不会公开评论个案。
数据显示,在过去六年(2013-2019),仅有13人被撤销公民身份,上一次撤销发生在2019年。
DIA发言人强调:“本部门不会讨论个别公民身份事务,也无法对当前调查发表评论。”
事实上,内政部在公民身份管理上一直面临挑战。
2015年,内政部修改入籍申请表格,明确要求申请人必须申报移民申请过程中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这一规定的出台,是针对此前一系列案件:过去数年间,有27名通过庇护途径成功获得新西兰公民身份的人,在后续调查中被发现曾提供虚假信息。
虽然新西兰移民局曾剥夺他们的难民身份,但内政部最终仍允许他们保留公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