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新西兰首个“人工萤火虫洞”开业!满满“黑科技”.....

10月1日,罗托鲁瓦红树林迎来一个新“景点”。

新西兰首个“人工培育的萤火虫洞”正式开放

image

该景点位于红树林步道(Redwoods Treewalk)和夜光步道(Nightlights)附近,是一项全新的生态旅游项目。

该萤火虫洞名为:Redwoods Glowworms。

人工萤火虫洞首次亮相

门票29刀,全长75米

这座人工洞穴由新西兰探险家、生态旅游项目创始人Bridget Thackwray和Topher Richwhite设计建造。

image

1日,他们与红树林公司负责人Bruce Thomasen共同出席开幕仪式。

Thackwray表示,洞穴正式开放后,从早到晚全天开放,公众反响热烈,“游客们一踏入洞穴,就像进入了一个微型奇幻世界,大家都非常兴奋。”

门票价格为:成人29纽币、儿童15纽币,家庭票55至75纽币。

image

洞穴全长约75米,内部温度控制在15至18摄氏度,完美模拟自然洞穴的环境,让游客在舒适中探索神秘光影。

景点亮点:“光影童话”

走进洞穴的第一步,仿佛踏入了一个微型的地下森林。

image

洞壁上覆盖着逼真的岩石纹理,仿佛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

瀑布从岩缝间缓缓流下,水花溅落到水池,发出轻柔的水声,带来凉爽和清新的气息。

沿着钢桥前行,游客会看到水池上方映照出的倒影,和洞顶闪烁的萤火虫光芒交织成一幅奇妙画卷。

萤火虫密密麻麻地在穹顶中飞舞,如同无数小小星辰在夜空中闪烁。

在洞穴的中心区域,30平方米的穹顶里生活着自给自足的萤火虫群。

它们的生命周期,从幼虫、蛹到成虫,每一个阶段都在自然条件下呈现。

游客不仅能看到光亮,还能听到蝉鸣般的轻微声响,仿佛整个洞穴都在呼吸。

Thackwray说:“这里是少数能让游客在萤火虫整个生命周期各阶段近距离观察的地方。

“很多人走出洞穴时都感叹,这里就像进入了童话。”

背后的故事:从纪录片到洞穴

这座洞穴的诞生源于Thackwray夫妇多年的生态探索经历。

他们曾远赴世界各地,为BBC拍摄纪录片,关注全球独特栖息地保护。

在疫情期间,他们将目光投向新西兰的萤火虫栖息地,发现这些微小生命正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

皇后镇“人工萤火虫洞”规划图:
image

我们希望建一个专门的萤火虫洞,让人们在安全环境下欣赏这些光之精灵,同时保护自然。”Thackwray回忆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两人不仅咨询大学教授和生态专家,还与Weta工作室的设计师、雕塑工程师,以及亚洲和美国的材料专家合作。

经过多年努力,他们研发出一种特殊仿生材料,使萤火虫能够在人工洞穴中安全生长

皇后镇“人工萤火虫洞”规划图:

image

Thackwray说:“建造萤火虫洞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

“我们首先要了解萤火虫的行为和生命周期,在怀卡托大学附近建实验室进行研究。

“经过多年探索,我们解决了温度、湿度和光照等问题,让洞穴成为萤火虫安全的家。”

项目时间表

从研究到洞穴落成,整个项目历时多年:

2020年:收集首批萤火虫

2021-2023年:在汉密尔顿实验室开展萤火虫研究及材料开发

2023年:申请皇后镇资源使用许可

2025年10月1日:罗托鲁瓦洞穴正式开放

2026-2027年:皇后镇萤火虫洞建成并开放

皇后镇第二个洞穴计划

除了罗托鲁瓦,夫妻俩还计划在皇后镇建设第二座萤火虫洞。

image

image

此前申请曾被当地议会拒绝,但他们提出上诉,并在方案上进行一些列调整——土地租赁、停车场装修、植被保护方面。

新西兰环境法院最终批准了修改后的方案。

夫妻名下的,新西兰生态旅游公司Faraway Entertainment将在皇后镇峡谷承办第二座“人工萤火虫洞穴”。


请先 登录账号 参与评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