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今早本地媒体信息,Consumer NZ(新西兰消费者协会)对公众建议,如果你正在为电费发愁,简单的第一步就是直接询问你当前的电力供应商,看看你是否真的被收取了过高的费用。
据最新的研究显示,去年约有30万户新西兰家庭因无法按时缴纳电费而被加收逾期费用;另有15万户家庭为了支付电费不得不贷款,这还不包括那些向亲友借钱的人。
Consumer NZ发言人Jessica Walker指出,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其实可以向供应商寻求帮助。自今年四月起,电力零售商必须遵守Electricity Authorit 的消费者关怀义务,规定他们在与客户沟通时需要提供支持。
这些义务包括:当客户提出要求时,电力公司必须告知是否存在更适合客户的套餐;而在客户初次签约,或当供应商知道客户正在困难时,公司也必须主动披露这些信息。

Walker表示,货比三家通常能节省开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换供应商:“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信用记录不好而无法更换供应商。他们只能留在原有公司,或者转为预付费计划,但预付费计划存在更高的断供风险。”
她提醒,如果客户不主动问清楚,就可能一直在支付过高的费用:“所以一定要问你的供应商——‘你们是否能提供更适合我的其他计划?’”
Consumer NZ还提供了一个 模板信函,帮助消费者与电力公司沟通。
Walker补充说,长期留在一家供应商的客户往往支付的费用比新客户更高:“很多人以为自己是老客户,供应商会照顾他们,给出更优惠的价格。但现实往往相反,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忠诚税’。留在同一家公司的时间越久,账单往往越高。”
她建议人们也要向电力公司索取用电信息,以判断不同的计费方式是否更合适。例如“分时电价”计划在非高峰时段电价更低,对能够在夜间或清晨使用电器的家庭特别划算。但她提醒,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受益:“有的家庭无法调整作息,有的担心夜里电器噪音太大。若白天依旧用电为主,反而可能花更多钱。”
Consumer NZ也做了实际的测试:10名志愿者分别联系了他们的供应商,结果只有两人被告知可节省费用并得到了详细用电信息。其余人要么只得到模糊的答复,要么被告知已经在最合适的计划上。Walker说:“考虑到几分钟的沟通可能带来节省,这绝对值得尝试。总体建议依然是——能换就换,并且多比较市场报价。”
根据调查显示,约一半受访者将能源成本列为三大财务压力之一。去年有20%的家庭难以支付电费,按全国规模推算,相当于40万户家庭。
Walker强调,消费者完全不必为告知供应商自己“付不起”而感到羞耻:“供应商是有义务提供帮助的,没有人希望把家庭的电力直接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