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拟将跨境汇款监管门槛从原有的1万美元大幅下调至5000元人民币(约1000美元)。

此举旨在打击“跨境金融洗钱活动”。
看到这里,许多华人朋友肯定会发出疑问:移民生活费怎么汇?留学学费能不能汇出境?大额购物查不查?支付宝、微信支付包括吗?
接下来小编为您一一解答。
问:跨境支付多少钱就查验身份?
答:单笔超过5000元人民币就会核查身份。
问:该规定适用于什么转账场景?
答: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留学缴费、海外购物、移民资金转移等。
问:拟议包含哪些支付渠道?
答:支付宝、银行、微信、预付卡机构等都需要执行。
通过支付宝“跨境汇款”或微信“微汇款”等渠道向境外转账,将会面临与银行相同的审核标准。
问:我的交易记录会保留多久?
答:要求机构至少保存10年。
问:身份核查内容有哪些?
答:包括汇款人姓名、身份证件、住址、受益人信息等。
问:对普通留学家庭、移民有何影响?
答:留学、就医等合规汇款需要提供“资金用途证明”,如入学Offer等。
频繁小额汇款也可能触发风险。
留学生生活费可以拆分成2-3次汇出,以5万元的汇款为例:可拆分成2+2+1万元汇出。
尽量避免拆分成10次5000元汇出。
对于接收账户,频繁接收小额汇款也会被认为“可疑转账”。
如果汇款人在夜间频繁操作账户,也可能触发审查。
《办法》要求,金融机构不能为身份不明者提供服务,严禁匿名账户、假名账户使用跨境支付服务或开户。
注意:该规定目前仍处于意见征求阶段,具体实施细节可能调整。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2025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