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讯聚焦】7月中旬,来自五大洲18个国家的近30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西藏自治区,展开了一场为期9天的生态之旅。
大家亲身探访这片“世界第三极”,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高原深处的绿色奇迹。

触摸千年森林:原始林海震撼人心
“触摸树皮的那一刻,仿佛在与千年时光对话。”

韩国《世界侨报》总编辑李茂娥第一次踏上西藏林芝,和伙伴们合力环抱一棵古老巨树时,被这片原始森林的完整与丰茂深深打动。
林芝岗乡自然保护区,坐落在雅鲁藏布江流域,海拔约2700米。高耸入云的云杉,高达80米,林下腐殖层厚如地毯,偶尔还能发现野生动物的足迹。
这里拥有中国单位蓄积量最高的云杉林,每公顷立木蓄积量高达3000立方米,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原始森林”之一。
生态变革:村民从砍伐者变护林员
最令华文媒体代表们称道的,是西藏独特的“生态智慧”。

在林区周边,过去以砍伐为生的村民,如今已成为生态的守护者。
他们负责森林巡护、物种监测,并通过“生态岗位补贴”实现稳定增收。这种“保护即生计”的模式,不仅守住了绿水青山,也开辟了致富新路。
葱郁高原颠覆想象:
南非记者惊呼“未曾雕琢的美”
“原以为这里只是缺氧的高原,没想到藏着如此葱郁的森林。”
南非《非洲时报》副总编辑孙想录的惊叹,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西藏的美,不仅在雪山之巅,也在绿林深处——高海拔的壮阔与低地的灵秀,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态图景。
人景共生:乡村生态画卷动人心
从巴松措湖心岛到羊卓雍措环湖公路,处处可见保护与发展并行的典范。
林芝嘎拉村因野生桃花闻名,村民用传统方式打理桃树,草甸下成为候鸟天堂。鲁朗高山牧场与村落相依相融,牧民骑摩托放牧,身后是皑皑雪山,脚下青草如茵,构成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面。
巴布亚新几内亚《巴新侨报》总编辑李华东感叹:“这样的画面让‘生态’变得鲜活,既守住了自然,又让民众共享发展红利。”
冰川、湖泊、森林、村庄——共谱绿色交响
行程中,媒体代表们深刻体会到西藏生态保护带来的深远变化。

加拿大《搜罗》杂志社社长陈林总结道:“从冰川到湖泊,从森林到村庄,西藏用实践证明,发展与保护完全可以同频共振。”
生态西藏,远不止“高原”“缺氧”这几个标签。
在这片土地上,自然与文明正以绿色为笔,绘出共生共荣的未来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