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今世界来说,能源的地位举足轻重,新西兰目前也有企业加入到寻求尖端能源技术的行列中。这其中,小编就需要提到一位名叫Ratu Mataira的博士,他认为,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个迫切的问题,而他提出的解决方案则瞄准了最前沿的清洁能源:核聚变。

据了解,早在2021年,他在惠灵顿创办了OpenStar Technologies,目标是在地球上实现高效的核聚变反应。

与传统核裂变不同,核聚变几乎不产生长期放射性废料,能为全球带来稳定、可持续的能源。但要在地球上重现如同太阳内部的极端条件,技术挑战巨大。科学家必须将氢的同位素加热到数亿度,并通过强大的磁场或激光维持等离子体的稳定状态,促使原子融合并释放能量。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两种核聚变主流技术路径:一种是使用激光(如美国国家实验室项目),另一种是用磁场(如法国的ITER项目)。尽管一些项目已取得成果,但距离规模化商用仍有很长距离。

据悉,OpenStar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悬浮偶极磁体”设计:一个强磁体悬浮在真空腔中,产生稳定的磁场来约束高温等离子体。相关技术部分源自新西兰的Robinson研究所,而Ratu本人也曾在该所攻读超导磁体科学的博士学位。
图片显示,他们的实验装置像一个5米多宽的“钢铁飞碟”,安装在公司位于Ngauranga Gorge区域的仓库中。在2023年10月,OpenStar成功在其中产生并维持了300,000°C的氦等离子体20秒。下一阶段,他们计划实现磁体完全悬浮的实验条件。

目前,全球约有50家私营公司在竞逐核聚变技术,但大多数仍处于研发早期。Ratu对此表示:“虽然我们都没有真正的产品,但我们在技术路径和执行能力上的竞争已经展开。”
他强调,只要进展持续推进,OpenStar有机会赶上甚至超越其他领先项目,在这一改变未来能源格局的赛道上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