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冰毒使用量仍处高位,但犯罪率未见显著上升尽管新西兰的冰毒(甲基苯丙胺)使用量在过去一年几乎翻倍,并持续维持在高位,但警方数据显示,并没有证据表明相关犯罪率也随之显著上升。
根据警方和废水检测计划的数据,目前全国每周冰毒消费量约为33公斤,远高于2019年每周15公斤的水平。
2024年12月季度的高峰时段,每周消费更达到36公斤。
侦缉警司格雷格·威廉姆斯(Greg Williams)坦言,虽然目前并未见到犯罪案件大幅增长,但这一趋势仍“令人震惊、痛心且极具担忧”。

冰毒消费激增:背后群体不明,社会成本巨大
数据显示,冰毒消费量自2024年7月起大幅增长,2024年全年平均消费量比2023年增长了96%。但目前仍不清楚是因为吸毒人数增加,还是已有使用者的摄入量提高。
根据2025年第一季度的估算,冰毒相关的社会危害成本每周高达3460万纽币。威廉姆斯指出,即使冰毒价格有所下降,其仍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你还是得找钱来支付,而这正是令人担忧的地方。”

犯罪趋势未明显上升,但风险仍在积聚
为了验证冰毒消费上升是否带动犯罪率上升,RNZ查阅了警方犯罪受害数据(RCVS),其中记录了如袭击、入室盗窃、偷窃等受害事件。数据显示,在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间,全国受害事件数量大致保持稳定,并未出现与冰毒使用同步增长的趋势。
不过,威廉姆斯强调,冰毒是推动社区犯罪、社会危害和贫困的重要驱动因素,即便短期数据看不出变化,长期影响仍令人担忧。
此外,由于许多吸毒相关案件未被报案,仅靠警方记录可能掩盖真实情况,因此需要配合使用受害者调查等长期跟踪工具来监测趋势。

根据一份来自跨国、严重与有组织犯罪部长级咨询小组(TASC)的最新报告指出,必须从系统层面“清除毒品犯罪的顾客”,而不仅仅依赖执法手段。
报告呼吁政府:
将吸毒行为视为健康问题而非单纯的犯罪问题;
增加对成瘾治疗服务的投入,包括更短的等待时间;
推广以社区为基础的项目,如北地地区的“Te Ara Oranga”计划;
建立更广泛的替代司法途径,如酒精与药物治疗法庭。
2023/24年度,新西兰政府在酒精及药物治疗服务上的支出约为2.35亿纽币,44,850人次接受相关服务,但在三周内等到专科服务的仅占75.8%,显示系统面临较大压力。

副部长回应:政府“冰毒冲刺小组”即将发布对策
海关部长兼警察部副部长凯西·科斯特洛(Casey Costello)表示,政府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预计“冰毒冲刺小组”将在近期回应冰毒消费上升的挑战。
她指出,长期打击有组织犯罪、减少对毒品的需求,必须依赖政府与社区共同构建“有韧性、预防导向”的战略框架,并补充:“清除毒品犯罪顾客是这项工作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