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西兰政府委托的咨询公司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指出,若不采取进一步措施,新西兰在未来35年内将有14500套住宅遭遇至少一次严重洪灾,造成约129亿纽币的财产损失。
该报告由咨询公司Climate Sigma撰写,气候经济学家Dr Belinda Storey表示,类似上月Tasman区域发生的洪水,未来将“几乎每年”发生一次。她表示:“不是每年都有类似Gabrielle气旋的灾难,但每年都会有部分人遭遇洪灾损害。”
报告里的数据显示:
新西兰有2200套住宅(总值18亿纽币)预计将遭遇80%以上损害(水深逾3米)
另外5300套住宅预计将有50%以上损害(水深达1.2米)
而大约14500套住宅预计将遭20%以上损害(水深达30厘米)

报告中的分布图还显示,在这些受影响房屋中,最多集中在奥克兰(4500套),但Waikato地区预计达到80%毁损级别的房屋则最多,有大约300套。
Dr Storey对此指出,即使洪水的水深仅10厘米也可能造成重大损害,尤其是洪水中夹带污水时,将“极具破坏性”。
据了解,约三分之二的风险来自已经存在的洪患区域,而三分之一将是由未来的气候变迁导致。
她指出:“在过去170年里,全球升温1°C,而下一个1°C将在未来30年内达到,这将使内陆洪水的概率翻倍。”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报告发布的时间恰逢新西兰政府制定应对气候适应法律之际。
在过去一系列极端天气(如Gabrielle与Hale)后,政府官员也坦言:“纳税人无法承担每次的灾害善后。”

目前,专家们建议设立20年的过渡期,让受洪水影响的居民有时间准备和转移。由Climate Sigma制作的模型也显示,即便受灾房屋为14500套,但真正需纳入管理或防护的约有45000套之多,因为这些房屋未来35年都有30%概率遭重大洪灾。
此前,尽管各届政府曾探讨限制洪泛区建设、明确无保险房屋洪灾责任、甚至“有序撤离”高风险社区等措施,但至今许多提议仍无立法落地。现任政府也承诺将在今年底前推出《气候适应法案》(Climate Adaptation Bill)。
Dr Storey对此强调:“我们不能简单防护报告里提出的那1.45万套房屋就以为所有问题解决了,因为没有人能预判哪一栋会先被洪水淹了。”
她呼吁政府和社会尽快厘清风险,并做出实质决策,而非“灾后被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