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确诊,新西兰小镇出现“高度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

不敢想,新西兰一个人口仅有5万的小镇居然有3人确诊了“高度传染病毒”。

image

今日,新西兰卫生部门确认,北岛Wairarapa小镇有3人感染麻疹病毒。

这3位感染者有过“境外旅行史”。

惠灵顿地区卫生官员Annette Nesdale表示,3名感染者近期出国旅行,被认为是在海外感染了麻疹病毒,但在他们乘坐的新西兰航班上,没有发现其他感染者。

新西兰卫生部表示,会紧密追踪感染病例,以防进一步扩散。

什么是“麻疹”?为何被称为“高度传染病”?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是副黏病毒科的单股RNA病毒,传染性极强(基本再生数R0高达12-18)。

、疾病特征与传播

患者(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具传染性)。  

传播方式:飞沫传播(咳嗽、喷嚏)、直接接触分泌物(如唾液、鼻咽液)。  

潜伏期:6-21天(平均13天),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

典型症状  

前驱期(3-4天):高热(39-40℃)、咳嗽、流涕、结膜充血,口腔颊黏膜出现科普利克斑(Koplik斑,白色小点周围红晕)。

出疹期:红色斑丘疹,从耳后→面部→躯干→四肢,伴高热不退。 

恢复期: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遗留色素沉着和脱屑。

成人感染症状更重,可能出现腹泻、肝肾功能损伤。

高危人群  

未接种疫苗的儿童(5岁以下风险最高)、孕妇、免疫缺陷者。  


 二、并发症与长期影响

常见并发症  

肺炎(最常见)、喉炎、中耳炎、脑炎,严重者可致死亡。  

发展中国家:维生素A缺乏者并发症更重,需补充维生素A(降低死亡率)。  

免疫系统“重置”  

麻疹病毒攻击免疫记忆细胞(T/B细胞),导致抗体种类减少11%-73%,削弱对流感、肺炎等病原体的抵抗力,持续2-3年。  




三、预防与治疗

疫苗是最有效手段  

麻腮风疫苗(MMR):接种2剂(8月龄、18月龄),保护率超90%。  

群体免疫:接种率需达95%以上才能阻断传播。  

治疗原则  

支持疗法:补液、退热(避免强行降温,以免病毒内陷致肺炎)。  

合并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感染)。  

全球动态  

欧美:因反疫苗运动,麻疹疫情反弹(如美国2025年病例达1001例)。  

中国:2024年秋冬季疫情略有上升,需警惕输入性病例。  


四、常见误区  

误区1: “荨麻疹=麻疹”

荨麻疹是过敏性疾病,无传染性,与麻疹病毒无关。  

误区2: “感染麻疹增强免疫”

可能引发免疫失忆,增加继发感染风险。  

伪科学: “麻疹病毒不存在”或“根治自身免疫病”

无科学依据,麻疹病毒存在明确病原学证据。 


 五、防控建议

儿童:按时接种MMR疫苗,避免接触疑似患者。  

成人:未接种或免疫力低下者(如医务工作者)建议补种。  

暴露后处置:72小时内接种疫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孕妇/免疫缺陷者)。  

公共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发病期隔离。  

特别提示:若出现高热、出疹、口腔白斑,需立即就医并告知接触史,避免使用激素强行退热。


请先 登录账号 参与评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