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砸20亿升级军备,奈何有钱却“没人”!

新西兰国防部长Judith Collins宣布,政府将在本次预算中拨款20亿纽币用于更换国防军老旧的海军直升机。然而,尽管她手握重金,升级新西兰军事力量所需的人才与技能却严重短缺。

Collins表示,即使有人提出再给她更多购武资金,她也不会接受。

本月初在惠灵顿的一场公开活动中,她回应到:“如果你问我现在是否还想要更多钱,我会说,眼下最好先别急着加码,”

Collins坦言:“买东西谁都会,但你得有人能用得上。”

她强调,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合理运用现有预算,尤其是在人员短缺的情况下。

虽然Collins掌握着120亿纽币的国防总预算(其中90亿是新增资金,预计到2029年支出完毕),但新西兰国防军(NZDF)当前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有效运用这笔巨款。

Defence Minister Judith Collins has announced $2 billion from the Budget has been set aside to replace the Defence Force's "aging" maritime helicopters.

人才紧缺与系统性短板

NZDF不仅需要增兵,还需具备掌握高新科技的人才,同时要为现有官兵提供更好的住房条件。

该机构早在十个月前就承认,当前“集体技能与经验基础严重流失”,修复这一问题预计需要数年时间。而上月,价值一亿纽币的水文测量船Manawanui在萨摩亚触礁沉没,再次暴露出训练和指挥的多重漏洞。

该事件的调查结果于Collins公布国防能力建设计划前三天公布,报告指出从船员操作到高层准备都存在系统性问题,包括训练不充分、经验不足、管理混乱、决策仓促、领导力缺失及结构性“空心化”等。

调查认定:“皇家新西兰海军的水文测量能力已严重退化。”虽然报告提出11项整改建议,但审查及落实仍由国防军自身主导,外界担忧其“自我审查”的有效性。

资金充裕 行动滞后

本周,NZDF确认将在未来四年获得额外6.8亿纽币用于国内外任务和训练,同时还有近1.6亿纽币投入人员津贴。而早前泄露的文件显示,国防军今年面临3.6亿纽币的运营赤字,尽管进行了削减支出,仍承诺各项任务将照常进行。

Collins表示,NZDF人员正被派往更多地点、执行更多任务,时间也更长,以履行新西兰在全球安全事务中的角色。

然而,有观察人士指出,仅靠投入巨资购买硬件远远不够。关键在于能否培养、保留足够具备高科技操作能力的专业人员,尤其是在军事自动化、太空与网络战领域。

高层主导重建 但基层最受影响 

新西兰国防军目前面临“从下士到上士、从上尉到中校”这两个关键军衔段的严重人才流失。Collins称这是一种“令人震惊”的人员流动水平,主要源于疫情后的离职潮。

虽然她宣称海军目前的流动率已降至创纪录的5.8%,情况“已得到控制”,但她也承认,真正受损的是那些拥有10至15年经验、原本可担任培训和领导角色的资深人员。

为了补充兵源,NZDF去年悄然放宽了入伍学历要求,但收效甚微,征兵人数仍沿着过去五年的下滑趋势运行。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澳大利亚,已将一项总额6.7亿纽币的征兵奖金计划延长至2028年,并且开始检讨高级军官编制过多的问题。分析人士建议,将技术岗位薪酬与军衔脱钩,以便留住关键人才而不导致高层冗员。

除新武器外,预计下周预算还将包括更实际的投入,如低级军阶人员加薪、外派补助(已宣布3900万纽币)及军事住房改善等。

不过,国防军在住房改善上的表现并不理想,多个项目进度滞后。

财政部虽然认可其支出管控能力,但也指出其项目执行效率在公共部门中“拖延最严重”。

全球挑战下的新西兰防务战略

世界多国军队都面临类似挑战:资金增加,但人才短缺、住房老化、基层流失严重。

英国目前正在检讨士兵服役体验,并寻求激励底层士兵的机制;加拿大则在住房与薪酬问题上与新西兰如出一辙;而美国则在特朗普政府时期削减传统系统、重组指挥结构、加速高端技术发展,试图打造更高效、更致命的现代军队。

Collins也明确表示,国防的核心目标是“威慑”,因此获取新导弹等手段“不具争议性”。

她指出,这份耗时数年完成的能力建设计划,是35年来“持续投资不足”的纠正之举。

她表示政府目标是在2032至2033年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2%,并且“每两年检视一次,看是否可以加快或加码”,并称“正如总理所说,这是地板,不是天花板”。

她还提到波兰正努力将国防支出占GDP比例提高至5%:“我们是否会做得更多?或许不得不如此。”

请先 登录账号 参与评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