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输电和网络费用调整自4月1日生效,新西兰多个地区的家庭电费出现明显上涨。线路费用成为造成地区电价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同城市和城镇之间的电费差距可高达每月100纽币。部分家庭预计将在冬季承受更大的用电成本压力,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地区电价差异显著,线路费用成主要驱动
以一个典型的四口之家为例:房屋保温良好,使用电热水器和热泵,白天有人在家,未享受捆绑优惠。根据Powerswitch的数据,4月该家庭在惠灵顿的月电费约为225纽币,但在Buller地区则高达325纽币。
MBIE的数据显示,不同地区电价差异显著。例如:
这其中线路费用的占比尤其突出。例如在Kerikeri,线路费用高达19.4纽分/千瓦时,而在奥克兰北岸仅为11.9纽分。
Powerswitch总经理Paul Fuge表示,线路费用通常占家庭电费的40%左右,那些人口密度低但输电基础设施庞大的地区,线路费用往往更高。不幸的是,这些地区也往往是收入较低的社区。
4月成调价高峰,电价结构复杂
电力局零售与消费者政策经理Daniel Griffiths指出,全国29家地方输电公司负责将电从主干电网输送至家庭用户,线路成本差异是地区电价波动的主要原因。
Griffiths解释,普通电费结构大致如下:
32% 为发电成本;
13% 为零售商费用;
25% 为地方配电公司线路费用;
10% 为Transpower等国家级输电成本;
剩余为商品及服务税(GST)和其他附加费用。
他强调,虽然电力成本有一定浮动,但地区间最大的价格差异,仍然源自线路费用不同。电力局目前正密切关注电价上涨对消费者的影响。
根据商务委员会批准,自今年4月起,Transpower与地方线路公司可将年度收入上限上调近60亿纽币,用于输电基础设施升级。这将使大多数消费者每月电费上涨10至25纽币。
各大电力公司纷纷调价,差异化措施应对挑战
主要零售商自4月起陆续调整价格:
Meridian:电费平均上涨8.4%,约18纽币/月;表示80%的涨价来自输电与线路费用;
Genesis:老客户自5月16日起调价,平均涨幅12.8%,新客户已自4月11日执行新价;
Mercury:电费平均上涨9.7%;对于经济困难用户则实施价格冻结。
各公司表示将为面临压力的用户提供灵活付款方案和支持服务。

电费支出呈季节性波动,冬季成本将进一步上升
新西兰消费者协会调查显示:
2%的家庭每月电费低于50纽币;
一半家庭电费在101至200纽币之间;
仅1%的家庭月电费超过400纽币。
电费支出与家庭规模、房屋保温性、用电设备有关。冬季为用电高峰,平均每月电费高达240纽币,远高于夏季的165纽币。
Fuge指出,4月已成为电力行业调整价格的“惯例时间点”,因Transpower的价格调整通知通常于前一年底确定,并于次年4月正式实施。
社会团体发声,呼吁保障基本用电权利
电价上涨引发社会关注。“Connect Everyone”运动于今年早些时候联合消费者新西兰、救世军等组织,致信各电力公司高管,对涨价影响弱势家庭深表担忧。
信中指出:“在成千上万家庭已经面临生活压力的情况下,进一步上涨的电费可能迫使人们减少用电,甚至放弃冬季取暖,这对健康构成重大风险。”
尽管电价上涨部分源于对全国电网系统的必要投资,但很明显其对家庭预算的影响正日益显现。